《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凡生为人,必行孝道,因为孝是身为人应当行的本份事。无孝则我国的五常无以成立,没有伦常则一切规则无以订定,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不知各斯其职,如此家庭何能安乐,国家如何富强,世界大同又何以达成?不独中国儒家特重孝顺之道,各宗教都教人孝顺。犹太教、基督教的十诫,规范要孝敬父母。道教也教人慈孝,敬顺天地。《梵网经》云:「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说明佛法中更特别推崇孝道,视之如戒,不可毁犯,因为孝顺,能摄善法。故经云:「诸善者皆为孝顺。」以行孝顺,而生诸善法,集众善法,而修养福德。故佛告诉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可见得奉行孝顺的殊胜,近则安家立邦,远则超脱生死,圆成佛道。 墨子云:「孝,利亲也。」子对于双亲,尽诚顺命之道即是孝顺。何者为亲?《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佛法的眼界是广阔的,有事有理,事上的父母,不只现世有父母,过去亦有父母。三界火宅中既已无数生死轮回,一切众生轮转六道,于多生中,互为父母,既互为父母,则一切男子、一切女人皆我父母,乃至一切众生,也有大恩,如同现在的父母无有差别。生我色身父母为亲,云端佛学,长我慧命师长为亲,因此师僧训导有恩,三宝救护亦有恩,国王地上得以安乐亦有恩。故《心地观经》云:「世间凡夫无慧眼,迷于恩处失妙果,五浊恶世诸众生,不悟深恩恒背德,我故开示于四恩,令入正见菩提道。」佛法中的孝顺是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一切有恩者,悉皆发心回报,本着大孝的精神,不忍生生父母、师长沈溺轮转,受苦受难,于是发无上孝顺心,志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行菩萨道,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理上的父母则如《宗镜录》云:「众生如,佛如,一如无二如,理性相关,故称如来为世间之父,一切众生,为诸佛之子。」如来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本自具足的灵明妙觉即是如来。一切众生为如来子,自当孝顺如来。如何是尽诚顺命,孝顺如来呢?这念心不令遮障,顺心如意,即是孝顺如来。也就是清楚明白的心,要时时保持现前,让真心完全显现就是孝顺如来。所以经云:「无孝顺心造作五逆。」正是因为心中有贪瞋痴,无孝顺心,才为造作罪障。所以究竟的孝顺之道,就是要彰显出人人本具的常住真心。自己能明心见性,是孝顺自性如来。能令众生明心见性,就是孝顺一切众生、一切诸佛如来。故经云:「常住于法,从法养生,不从衣食,是故当奉,安住之法,则为孝顺,报诸佛恩。」 世间孝敬善道,天经地义。更何况出世间之大孝,能了脱生死,毕尽大乐,何苦不拔?何恩不报?要将佛法中的孝道思想落实,即要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大愿心、大愿行。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指导为遵循的轨则。更简单的,就是在生活中从中台四箴行「敬慈和真」,着手努力。对上以敬,不只对父母、师长、一切长上,更甚至一切众生皆为上,自要恭敬。对下以慈,想到一切众生皆与我有缘,慈心观照,令生善念乃至安住实相。对人以和,一切众生既是我父母,自当和合相待,互相成就,怎忍心让对方起烦恼而堕落呢?对事以真,真诚不伪,才能做好敬、慈、和、真,才能与真心相应。佛法不离世间法,孝顺之道也是如此。人成即佛成,是为孝顺之道的究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