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祎从小聪明,理解力强,记忆力也好。他八九岁时开始诵读经书,在父亲指点下,养成了广泛研究学问的兴趣,尤其爱好佛学。可惜,陈祎十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了。 二哥陈素很关心小兄弟的学业,问他愿意不愿意随自己到洛阳去,继续学习佛经。陈祎听了这话,云端佛学,马上点头说好。第二年,他真的跟着二哥来到了洛阳。 洛阳是隋朝的都城,也是当时佛教的中心,寺院遍布,香火旺盛。有四个寺院是经常讲经的场所。陈素每次到那些寺院听高僧讲经,都要把小兄弟陈祎带去,让他学习、熏陶。慢慢地,小陈祎就产生了想当和尚的念头。 当时,要做和尚可不是那么随便、那么容易的,必须经过政府有关机构的考选,获得准许,然后进行剃度(剃发出家),发给度牒(和尚的证书)。 陈祎对二哥说了自己的想法,二哥非常支持,叫他多念佛经,同时等待剃度的机会。到了他十三岁那年,机会可真的来了: 隋大业八年(公年612年),隋炀帝派大理寺卿(中央政府中掌管司法、刑狱的大官)、郑善果到洛阳,考选人才,预备剃度一批和尚。陈祎听到消息,马上兴冲冲地赶去报了名。 这一次郑善果到洛阳,剃度的名额只有二十七个,可是报名的却有好几百人。他于是邀请在洛阳的几位高僧一起主持考试,从中挑选出合格的人来,考试这天,陈祎的情绪分外紧张,心头像小鹿儿似的撞个不停。他眼看着应试的人一个一个地被叫进去,过一会儿又一个一个地走出来,有的脸孔发红,有的唉声叹气,只偶尔有个把人出来时嘴角挂着一丝笑容。轮到陈祎了,他整整衣冠,克制着内心的激动,尽量镇静地走了进去。 没多久,陈祎出来了,他的嘴唇闭得紧紧的,眉头挤得拢拢的,低着头,只管朝外跑。等在门外的二哥赶忙迎上去,间道:“怎么样?行吧?” “唉!”陈祎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考得不好?” “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可是,大理寺卿说我年岁大小,他边上两名法师(对有学问的和尚的称呼)问我读过哪些佛经,我照实回答了。他们说我经读得还不多。” “这也难怪。”二哥安慰他说,“你既然尽了努力,也就不要再难过了。” “可是,那两位法师提出的关于佛经的解释的问题,我本来是可以答好的,谁知心里一紧张,说得结结巴巴,而且漏掉了不少。我真懊恼!” 二哥只好劝他:“俗话说:‘过了初一,还有十五。’你今年虚岁才十三,就是这回没考上,以后还会有机会的。” 话是这么说,可陈祎的心里却总不是滋味儿,无奈,他只得快快地跟着二哥回净土寺去了。 那天考试的结果很快揭晓,陈祎果然榜上无名。 要说陈祎经读得还不多,他是承认的。可是,他又想,我也可以当了和尚再继续读,读上一辈子嘛!至于说陈祎年龄小,他根本就不服气,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佛经上也从来没规定,要多大岁数才可以当和尚。而他最懊恼的,是因为心里慌张,没能把两名法师出的关于佛经解释的问题回答好。这么想着,想着,他就信步跑到了大理寺卿办公事的衙门口。 陈祎在衙门走过来走过去,指望能碰到郑善果本人,然后,要是可能的话,请他给自已一次补考的机会。假如再考得不好,就没话说,下回再努力。 他入神地想着该怎么跟郑善果提出请求,有个轿子回衙门里来他也没注意到。 轿子上的人正是郑善果,他老远就瞧见了衙门口有一个走来走去的少年。 郑善果的轿子到衙门口停下了,他觉得这个少年有点面熟,可一时间怎么也想不起来,就叫他走近些,往往笑眯眯地问道:“娃娃,你是谁家的孩子?”“启禀大人,”陈祎见大理寺不像上回考试老板着脸,就行礼回答道:“我姓陈名祎。先父叫陈惠,当过本朝江陵县令,二哥出家在净土寺,法名长捷。” 郑善果想起来了,点点头,和善地问陈祎:“你要出家,是吗?”“是的。我有志于剃度出家,但因为根基浅薄,没有达到愿望。” 郑善果心里一动,对了,那天我也说过他年龄似乎小了一点的话,看来小家伙不死心哩! “你这么小一个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出家呢?”<?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我出家只是希望继承佛祖如来(即释迦牟尼)的事业,使佛教教义发扬光大。” 大理寺卿听他小小年纪这么有抱负,有志向,不由得点头夸奖了几句。他问陈祎读过什么经书。陈祎像考试那天回答的那样说了一遍,并且说:“那天我回答关于佛经解释的问题,由于一时紧张,没有答好,大人如果允许,是不是可以让我再考一回?” 郑善果想了想,答应了这个请求,当时就叫手下人去把两位协助考试的法师请到衙门来,面试陈祎。 这次考试,考场既不像上回那么威严,主考官的脸色也比较和气。陈祎一点不慌张,从容不迫地回答了法师提出的考题。 郑善果见他对答如流,好不高兴,和两名法师商量了一下,决定破格录取这位有志于佛学的少年。 陈祎高兴极了,立即跪下,向主考官们磕了个响头。 第二天,他接受剃度,把头发剃了个精光,身上也披上了袈裟。 陈祎本来长得唇红齿白、相貌堂堂,剃光了头发,披上了袈裟,更显得干净利落,一表人才,郑善果满心欢喜,感慨地对同僚们说:“这个孩子风骨难得,将来必能成为佛门栋梁。可惜我年岁已大,恐怕等不到他成才的那一天了。” 郑善果说的话,后来果然都成了事实。 从这天起,陈祎就有了一个法名——玄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