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三藏《经集》选读
出处:[标签:出处] 录入:[标签:录入] 上传时间:2006-06-18 点击次数:
仁慈经《蛇品.第八经》 143 深明事义、达到寂静境界的人,应该有能力,诚恳,正直,说话和气,态度和蔼,不傲慢。 144 知足,容易供养,少管事,俭朴,感官平静,聪明,谦虚,不执着家庭。 145 不应该做任何卑贱的事,免遭其他智者谴责。让一切众生幸福安全!让他们快乐! 146 凡有生命者,或强或弱,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或粗或细, 147 或可见或不可见,或近或远,或生下或有待生下,让一切众生都快乐! 148 不要欺骗他人,不要蔑视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不要出于忿怒和仇恨而互相制造痛苦。 149 犹如母亲用生命保护自己的唯一儿子,对一切众生施以无限的仁慈心。 150 对整个世界施以无限的仁慈心,无论在高处,低处或地平处,不受阻挠,不怀仇恨,不抱敌意。 151 无论站着、走着、坐着、躺着,毫不糊涂,恪守这一思想,人们说这是人世的梵界生活。 152 不接受谬论,有德,有见识,不贪恋爱欲,那就肯定不会再投胎。
153 “今天是十五斋戒日”乐山夜叉说,“神圣的夜晚降临,让我们去见大名鼎鼎的老师乔达摩吧!” 154 “此人是否对于一切众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雪山夜叉说,“是否不管符合不符合意愿,都能控制自己的思想?” 155 “此人对于一切众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乐山夜叉说,“不管符合不符合意愿,都能控制自己的思想。” 156 “他是否不拿没给他的东西?”雪山夜叉说,“是否克制自己,善待众生?是否不懈怠?是否不放弃修禅?” 157 “他不拿没给他的东西,”乐山夜叉说,“克制自己,善待众生,不懈怠,不放弃修禅。” 158 “他是否不说谎?”雪山夜叉说,“是否不尖刻?是否不毁谤?是否不胡扯?” 159 “他不说谎,”乐山夜叉说,“不尖刻,不毁谤,不胡扯。” 160 “他是否不染爱欲?”雪山夜叉说,“是否心地纯洁?是否克服痴迷?是否洞悉诸法?” 161 “他不染爱欲,”乐山夜叉说,“心地纯洁,克服痴迷,洞悉诸法。” 162 “他有知识,”乐山夜叉说,“品行端正,摒弃烦恼,不会再生。 163 “这位牟尼通过言行达到思想的完美,他充满智慧和德行,你依法赞美他吧! 164 “这位牟尼通过言行达到思想的完美,他充满智慧和德行,让我们去见乔答摩吧! 165 “他的双腿象羚羊,他瘦削,坚定,节食,没有贪欲,在林中修禅。来吧!我们去见乔答摩。 166 “他象独来独往的狮子或大象,不寻求感官享乐。我们去询问他关于摆脱死亡套索的问题。 167 “他是宣讲者,导师,精通诸法;他是摆脱了仇恨和恐惧的佛陀。我们请教乔达摩。” 168 “世界产生于什么?”雪山夜叉说,“世界与什么亲近?世界执着什么?世界受苦于什么?” 169 “世界产生于六(指‘眼耳鼻舌身心’六种感官),雪山夜叉啊!”世尊说,“世界与六亲近,世界执着六,世界受苦于六。” 170 “何谓执着,由此世界受苦?我们询问出路,请说说怎样才能摆脱痛苦?” 171 “据说世上有五种感官快乐,心是第六种;摒弃这六种感官快乐,就能摆脱痛苦。” 172 “我己如实告诉你们这个世界的出路,我告诉你们,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痛苦。” 173 “谁能越过水流?”雪山夜叉说,“谁能越过海洋?谁能在下不着地,上无依附的深水中不沉没?” 174 “有德行,有智慧,镇定自若,思想深邃,有见识,这样的人经常越过难以越过的水流。 175 “摒弃欲念,摆脱一切束缚,灭寂欢喜,这样的人不会在深水中沉没。” 176 “你看,这位大仙具有深邃的智慧,洞幽察微,不染爱欲,一无所有,摆脱了一切束缚,行走在神圣的道路上。 177 “你看,这位大名鼎鼎的大仙洞幽察微,提供智慧,不染爱欲,无所不晓,聪明睿智,行走在高尚的道路上。 178 “今天,我们确实看到了美丽的光芒升起,看到了这位摒弃烦恼,越过水流的正等觉。 179 “这一千个具有神力,享有声誉的夜叉全都皈依你,你是我们至高无上的老师。 180 “我们将从这村到那村,从这山到那山,四处游荡,向正等觉和法中之妙法顶礼致敬。”
牟尼经《蛇品.第十二经》 207 从亲昵中产生恐惧,从家室中产生污秽,不要亲昵,不要家室,这就是牟尼的看法。 208 铲除出生者,不让它成长,不让它再生,人们称道这位独来独往的牟尼:这位大仙看见宁静的境界。 209 洞察根源,毁弃种子,摒除挚爱,这位牟尼看到出生和毁灭的终极,抛弃疑惑, 不再归属哪一类。 210 认识一切居处,不企望其中任何一处,这位牟尼不执着,不贪恋,无所渴求,因为他己到达彼岸。 211 驾驭一切,洞悉一切,聪明睿智,无所沾染,摒弃一切,灭寂欲望而解脱,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2 有智力、有德行、镇定自若,乐于修禅,有见识,不执着,不粗鲁,摒弃烦恼,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4 犹如竖立在沐浴地的柱子,别人都说他寡言少语,他摒弃烦恼,调伏感官,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5 思想坚定,犹如笔直的梭子;厌弃恶行,明辩是非,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6 控制自我,不作恶事;青年和中年时期都能克制自己,不生别人的气,也不惹别人生气,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7 依靠别人布施生活,无论获得上等的,中等的或其他的饭团,即不赞扬,也不抱怨,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8 四处游荡,戒绝淫欲,青年时期不执着任何地方,弃绝迷狂和懈怠,获得解脱,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20 这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家人养育妻子,不自私,有德行,但不能控制自己不杀生;而牟尼永远控制自己,保护众生。 221 正如长有顶冠的青颈鸟(孔雀)永远也达不到天鹅的飞行速度,在家人比不上隐居林中修禅的比丘、牟尼。
955 可尊敬的舍利弗说道:“我过去从未见到过或听说过这样一位妙言大师,他从兜率天下凡来作导师。 956 “这位明眼者向神界和人界表明,他驱散了一切黑暗,独自游荡,获得快乐。 957 “我带着世间许多受束缚之人的问题来到佛陀这里,他是一位独立无羁、正直无欺、下凡人间的导师。 958 “厌世的比丘喜欢隐居,生活在树根旁,坟场中或山洞里。 959 “诸如此类地方,多么恐怖!而比丘在这种僻静之处不应该战栗发抖。 960 “走向永恒的比丘在这世上面临多少恐怖!而他应该在僻远之处克服这些恐怖。 961 “精进努力的比丘怎样说话,怎样乞食,怎样修持德行戒行? 962 “聪明睿智,富有思想,专心致志,这样的人学习什么,才能像银匠清除银器的污垢一样,清除自己的污垢? 963 世尊说道:“舍利弗啊!如果厌世的人喜欢隐居,渴望依法获得彻底觉醒,那么,我将按照我的理解向你解释这种快乐。 964 “聪明的,有思想的,行为规矩的比丘,不应该畏惧五种恐怖:蚊、蝇、蛇、与人接触和四足兽。 965 “他不应该畏惧外道,即使发现他们对自己有很大的威胁;他追求至善,应该进而克服其他各种恐惧。 966 “他遭受疾病和饥饿,他应该忍受寒冷和酷热;他遭受各种磨难,作为出家人,应该精进努力。 967 “他不应该偷盗,不应该说谎;他应该仁慈地对待弱者和强者;他应该觉察内心的冲动。把它们视作摩罗的同伙,加以驱逐。 968 “他不应该受忿怒和骄傲控制,而应该根除它们;他应该真正凌驾于可爱和不可爱之上。 969 “他应该崇尚智慧,喜欢善行,消除那些恐怖,他在僻静的居处应该克服不满,克服四件忧虑之事; 970 “我将吃什么?我将在哪儿吃?昨晚睡得实在不舒服,今晚在哪儿睡?出家游荡的修行者应该克服这些忧虑。 971 “他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获得食物和衣服,应该懂得在这世上要知足,对这些东西要保持警觉,在村中要克制自己的行为,即使受到怠慢,也不说粗话。 972 “他应该目不斜视,足不踌躇,修习禅定,高度清醒;他应该达到超然,凝思静虑,斩断疑惑和恶行。 973 “他应该成为有思想的人,即使受到责难,也高高兴兴;他应该在修行的同伴中。铲除精神障碍;他说话应该合适,不要过分,也不要计较别人怎么说。 974 “他应该有思想,学会排除这世上的五尘,克服对色、声、味、香、触的贪恋。 975 “比丘应该有思想,排除对这五尘的渴求,获得精神解脱,然后他将适时地思考正法,一心一意,驱除黑暗。” 分享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