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生的五个“为什么 中国释教放生网_放生仪规 放生感到 放生好事 放生心得 放生愈病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3 13:59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关于放生的五个“为什么
“无畏生命之布施,宽大放生植善根。共修发愿妙蕴蓄,殊胜好事不行思。”
—丹增嘉措活佛为《共修放生祈愿》所题吉利偈—
顶礼基础上师足!
法王快意宝曾开示:“不管是大上师照旧小上师,无论他的名声是否宽大,只要本身在他眼前获得过殊胜的密法,这就是本身的基础上师,对他我们应该戴德不尽。”、“无论我们修任何一个法,起主要对上师祷告,然后再继承修持,这是我们宁玛巴广泛的传统。因此万万不能健忘本身的上师,若能常常这样行持,那未来的未来也就会越来越吉利和圆满。”
“但愿各人对三宝应该生起信念,出格是对本身的基础上师要作猛厉祷告:祷告上师您心中的伶俐完全溶入我的心间,愿我未来能弘法利生,请好好地加持我的相续。这样,哪怕是一刹那祷告本身的传承基础上师,上师的大悲加持也会对我们有很大的意义。”,“若传承上师、本尊和护法神生起欢欣,那本身所作的弘法利闹奇迹会圆满乐成,不然,统统工作都不会吉利顺遂。偶然,我们望见某些人在修道进程中违缘重重,其缘故起因就是持明圣者没有生起欢欣心。如果想方想法让持明上师生起欢欣心,那本身的好事就会逐渐圆满,这种人此生和下世都是在幸福安乐中渡过,其弘法利闹奇迹很是宽大,连本身也感想罕有。”
1.为什么要与上师共修?
法王每见末法众生根本下劣、罪业深重,非造极大善业则罪业难净;怠惰不已、勤灾祸为,非简朴易行之利便则难能为之。故多次开示此类简朴易行之善巧利便,大悲救拔末世罪苦众生。包罗普劝配合念诵普贤行愿、摄受自在祷告文、极乐捷径、金刚萨埵心咒、放生一亿等等。
假如一小我私人天天僵持放一万个生命,必要三十年才气放够一个亿,假若有一万同修依照共修回向发愿一路共修,只要每人每年至少放一万小生命,则每年每个同修都沟通于放了一亿个众生。假如您乐意节减大量的时刻、精神和款子,用以从事这种对付佛法和自身极具意义的事变的话.请岂论采纳集体和小我私人放生哪一种情势,终身依止共修回向而回向放生,即共修放生。以此共修睦事:①可以到达一小我私人无法企及的好事胜利。②为每小我私人最洪流平地节减了人、财、物力和时刻,因此这是适应众外行段的最好步伐。③适应了上师佛陀的心愿。诚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所言:“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绩诸佛心愿。”
堪布慈诚罗珠开示:“与法王等高僧大德们共修可当下证悟、或几年后证悟,都是不必然的,还要看本身当前的修行状况。但可以必定的是,与法王等高僧大德们共修,因为他们具有不共的殊胜发心,使你得到修持上殊胜的缘起加持,故具有极殊胜的意义。平常我们应只管跟从法王等高僧大德们共修,他们倡议放生,我们就只管跟从介入;他们劝众共修念诵,我们也应只管去念,随力所做统统都要以菩提心来摄持。”
“我们此刻已经放了快要两个亿的生命,介入放生的每一小我私人都能获得这份好事。这种善法自己就不行思议,假如再加上如理如法地发心和回向,好事就更不行思议,必然可以或许清净我们全部的罪业。”
2.为什么上师出格决议放生?
大持明者晋美彭措法王曾开示公共及统统学生:“在末法期间,放生是诸善事中能让诸佛菩萨、基础上师生起欢欣的独一的因。”这也就是阿秋法王恩赐放生传授之基础目标。对付发愿终生共修如是放闹奇迹的徒众,(阿秋)法王仁波切曾数次授记其将恣意往生极乐刹土或莲师刹土。
“统统有漏善法中,无有能比放生之好事大。凡其余善业,若自心不净,就无有好事,但放生时,无论其心净或不净,其事皆是直接对众生有利,因此有不行思议的善果,哪怕是放一条生命的好事也无法权衡。”“戒杀放生是大乘菩萨本份中的事,也是圆满成佛资粮的最大利便。”
索达吉堪布、堪布慈诚罗珠、堪布益西彭措、索达吉堪布号令放生中说:一样平常说来,除了证悟空性之胜义善法以外,若以世俗谛的尺度判定,则统统有为善法,诸如诵经、持咒、扶养、星期等等,其好事均无法超胜放生之好事;而全部恶业中则以杀生为最可骇、最严峻。
藏地闻名空行母根桑曲珍游行中阴教言《深道总集空行耳传深义莲花心滴》云:“统统高尚猥贱众,此生下世安乐法,无此放生更殊胜,转绕瞻洲之好事,等同放生一牛犊,念诵七亿观音咒,等同放生一小牛,吾至阎罗境见此,今莫忘失空行语,厉力放生牛犊等,云端佛学,乃有无量好事也。”——若天天5万需5小时,至少40年才完成7亿。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就这样讲过:“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好事中,放生第一。”
近代禅门高僧虚云老僧人:“我们要勇猛精进,要表里加修。内修,等于单单的参一句‘念经是谁’的话头,或念一句‘阿弥陀佛’,不起贪嗔痴恚各种其他动机,使真如法性得以透露。外修,等于戒杀放生,将十恶转为十善,不要一天到晚酒肉薰天,造无边的罪业。”佛印禅师:“戒杀念经兼放生决到西方上品会.”
净土宗大德蕅益人人开示:“杀生即杀自心将来诸佛,放生即放自心将来诸佛;若放自心将来诸佛,即真念经三昧;修此念经三昧,是恒转法华经百万万亿部也。”“欲即民气证佛心,转劫浊成净土,术莫于放生,放生一法,唯广与久,一杯水不救车薪火,唯设人各一杯焉,一杯不已再一杯已,杯水多,车火未有不灭者,今杀运纷纷,并同分恶颐魅招感,非慈悲三昧水,熟能熄之。”憨山人人:“放生又念经,万修万人证。”——中间特示“唯广与久”等共修要义也!
3.为什么要终生、不中断地、极力去做?
法王说:“从我昔时在石渠修业的环境来看,其时在至尊上师托嘎快意宝的身旁,确实有如天上繁星那么多的智者和守持净戒的人,现在有不少人已经犯错到了极为粗俗的境地。反而其时有些戒律不是很清净、伶俐较量浮浅的人,此刻却成了很是了不得的高僧大德。回首这些汗青可以看出,纵然本身的相续中发生了暂且的伶俐和清净的戒律等好事,这些也并不是恒常稳固的。”,“假如没有恒久僵持精学习持,那无始以来的习气不单难以改掉,并且前面获得的少许伶俐也难以固定,很是轻易消散。以是我们对善法和闻思修该当竭尽尽力地去行持。假如本身没有痛下苦功,就无法得到好事,以是一刹那也不要狼藉,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精进地修持,必然要不中断地修持!”
4.为什么可以或许亲身去放生更好?
有的居士讲:“我只是给共修放生捐了款,本人并没有亲身参加放生勾当,不知这样是否能得到共修放生的好事?”
堪布慈诚罗珠答复:“只捐钱固然可以得到同样的好事,但照旧与本身亲身介入有必然的不同。如阿底峡尊者曾示现亲身下手做“察察”佛像,并且开示学生身语意三门圆满之善业具极大好处。虽三门中依“意业”为主而区分善恶业,但对凡夫而言,通过身语善业的勤做,会对无常心、出离心、菩提心等意业,有增上熏习之好处,故不行等闲忽视。”
5.为什么要具足“三殊胜”去修持?
堪布慈诚罗珠开示如下:
“作为释教徒,我们常常放生。假如如法地放生,好事是不行思议的;假如不足如理如法,好事就不是很大。以是,这对我们来说很是重要。”,
“固然三殊胜的修法,是最基本的入门修法,但也许对付很多人来说,却是前所未闻的。这个修法提及来轻易,做到却很坚苦,生怕有些学佛好久的人也未能做到。”,
“无垢光尊者讲过:全部的善业,无论巨细,都不能分开这三个框架,都要夹于此三殊胜中间。假如不分开三殊胜,则所做的统统善业皆为脱节道;假如分开这三种殊胜,纵然外貌上再巨大、再深广,也不是脱节道。以是,这三个殊胜很是重要。”,
“如理如法的放生,可具足三种殊胜、菩萨六度,并得到佛身语意三金刚的加持和敏捷圆满二资粮的统统好事。”
第一、念头殊胜。在每次做善事之前,必定会有目标,没有任何目标的积德、修法是很少的。假如在积德时,具备殊胜的念头,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①是下士道:这种念头是三种善的念头中条理最低的。具有这种念头的人不是思量脱节,而仅仅是为了下一世不堕地狱、饿鬼、旁生道,但愿获得人、天的果报,为了下世能获得康健、长命,得到有职位、有工业、著名望的人身而去积德。这固然是善,但仍与脱节没有相关,以是是最低层的。
②是中士道:即小乘声闻、缘觉的念头。也即不是为了追求凡间圆满,不是思量康健、长命等目标而修行。由于这种发心的人,对凡间圆满以及自身五蕴(肉身等)怀有惊愕厌离之心,极其盼愿能早日挣脱五蕴的约束。以是,他的积德修法不是为了追求凡间圆满。这种念头是中等的。以这种修法除了能使本身得到脱节之外,没有其余的果报。
③是上士道:也就是大乘菩萨的发心,这是善的念头中难度最大的。以我的一己之见来看,能走上上士道的人很少很少。大乘菩萨真正的菩提心,是指毫无自私地奉献、毫无前提地支付。尤其在碰着坚苦、艰苦之时,能保持这种精力是极难的。平常我们在顺意安适之时,于修法打坐之中,无意生起“我为度化统统众生而立誓成佛,为了得到佛的果位,以是打坐、修行”的动机大概不是很难,但这种菩提心是不不变的。只有反重复复地修炼,才会生起真实、稳定的菩提心。开示不是论典,一看就可以或许了解,在了解之后若肯实修,就可以或许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发菩提心的第一个前提,是发愿度众生;第二个前提,是要有为度化众生而立誓成佛的刻意。一旦生起慈悲心,离菩提心也就是咫尺之遥了。
第二、无缘殊胜。所谓无缘,就是空性之义。假如能到达这种地步,则无论作任何善事,好比打坐可能放生,都能成为很是殊胜的善行。佛经对无缘殊胜的要求是:在不离空性地步的同时,去行持布施、持戒等六度。譬喻,放生的时辰,应了知放生者(本身)、所放生命、放生举动都是无有自性、如梦如幻的,亦即做到三轮清净(或称三轮体空),这就是无缘殊胜。佛经中讲,在积德时,固然不能做到“无缘”,但也要认当真真、同心用心一意地去做。所谓的“同心用心一意”,是指在积德时,不只身材要当真去做,心田也要如理如法地发心、回向,当真审慎地观想、作意,这可以算是“无缘”的最低限度。在没有证悟之前的“无缘殊胜”,就是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本上,认当真真、心不狼藉、如理如法地去行持。
第三、回向殊胜。积德修法竣事后,还该当如理如法地回向。在打坐、放生时,就已经成绩了很好的善业,将此善业用于那里,是很要害的题目。是用于脱节?照旧用于康健长命?或是用于下一世的人天果报?这是本身可以选择的,这种目标性的选择,就叫回向。假如我们不实时如法地回向,在以上这些环境下(发嗔恨心、自诩好事、于善生悔、颠倒回向),纵然再多、再殊胜的善根,城市被毁于一旦。在这些破损善业的身分傍边,最轻易呈现的是嗔恨心,它能破损无以计数的善业,对凡夫人而言,长短常可骇的。以是,积德之后必需立即回向。回向该当与发心响应。我们的发心假如是为统统众生而积德,最后也要为统统众生而回向。所谓“真实的无毒回向”,是指登地以上的菩萨在无缘禅定中的回向,这是薄地凡夫所无法做到的。我们此刻只能做相似的无毒回向,这种回向不是指以中观的逻辑来决议统统法是空性。我们应同心用心一意地想:已往的佛、此刻的佛、将来的佛怎样回向他们的善业,我也云云回向我的善业,这样真心诚意地回向,就是相似的无毒回向。虽然,我们也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由于个中包括了许多殊胜的回向。
法王快意宝常常开示徒众说:“《普贤行愿品》是修积净土资粮的最胜利便,往生仙人天下的捷径,入于圣者地步的要门。其中总集了三世统统诸佛菩萨的全部大愿,它是统统愿海中的最胜愿,以是又称为大愿王,诸大菩萨依此而发宽大誓愿。”圣者法王以深远的伶俐照见了普贤行愿的不行思议好事力用,为了引领众生同遵普贤行愿,共入毗卢性海,法王在在随处,随顺人缘,积极弘扬《普贤行愿品》。
愿此吉利最吉利!愿此吉利恒吉利!吉利圆满!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