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的心态 中国释教放生网_放生仪规 放生感到 放生好事 放生心得 放生愈病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4 13:03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放生的心态
“我不懂什么叫脱节,也不懂什么叫成佛,我只求凡间的福报……”有这种设法的人许多。求康健长命、升官蓬勃、安全顺遂等凡间福报的都是人天道,正如适才所讲,你照旧挣脱不了烦恼,挣脱不了疾苦,只是暂且康健、长命了,暂且升官、蓬勃了,可是烦恼、疾苦仍旧,大概烦恼更多,疾苦更大了,这样办理不了题目。你起主要大白你升官、蓬勃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本身幸福、 快乐, 也是为了脱节烦恼、疾苦。你本觉得升官、蓬勃了,就可以幸福、快乐了,但现实上你心田的烦恼、疾苦更多了。这是由于你做好事、善事的时辰,没有出离心的摄持,有贪欲心造成的果报。
什么是出离心呢?出离心不是要你分开家庭,也不是要你分开事变岗亭,而是要你断除对凡间的贪着,断除对凡间的迷恋。你一样可以糊口,一样可以事变,可是不能贪撩魅这些,不然你挣脱不了烦恼,挣脱不了疾苦。此刻就是要断掉对凡间的迷恋。“那我对凡间没有迷恋了,不就没有动力了吗?”修行就是动力。修行就是尽责任、尽任务,了缘了债,这个心就是动力。了缘了债不是贪,而是真正的尽职尽责,这叫尽责任、尽任务。而贪欲是自私的,是想占据,这样你了不了缘,还不了债。所谓的“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不放下贪欲,了不了缘,还不了债,会没完没了,这叫循环。循环就是无始无终,这样相互欠、相互还的。如果你不自私,不贪欲,去尽本身的责任和任务,这叫了缘了债。了缘了债才气了脱存亡。你不了缘,不了债,就了不了存亡。什么叫了缘了债?就是放下贪欲——自私地想占据就是贪欲,放下贪欲就是放下想占据的心态。放下贪欲,放下自私,出离心和菩提心就都有了。
一讲出离心,有的人就觉得仿佛什么都不能做、不能要了一样;一讲利他心、菩提心,就觉得仿佛不能有一点儿本身的好处一样。不是这样的。放下贪欲,这叫出离心;放下自私,这叫菩提心。你不贪欲,才气了缘了债;了缘了债才气了脱存亡。你不利欲熏心的时辰才有真正的利他心。利他心是统统幸福与快乐的来历,也是圆满福德资粮和伶俐资粮独一的要领。
此刻的社会,人们的家庭前提好了,糊口程度进步了,但心田的烦恼越来越多了,疾苦越来越大了。这就是由于有贪欲心,贪得无厌。我们此刻就是这样,身上一分钱没有的时辰想,有一万块钱就很满意了;真有了一万,就想要十万;有了十万,就想要一百万;有了一百万,就想要一万万;有了一万万,就想要一个亿;有了一个亿,还想要许多几何亿……这叫有贪欲心——有贪婪和欲望。
统统的压力都是本身给本身施加的,疾苦也是本身给本身造成的。佛法就是让你脱节烦恼、疾苦的要领。你放下贪婪、欲望就可以脱节烦恼、脱节疾苦。同时,因果是不虚的,该得的你必定会获得,该有的你必定会有,你一点儿都不会受到影响和阻碍,一点儿都不会延伸,一样可以获得凡间的福报。
你放下贪婪和欲望了,身材天然就康健了,家庭天然就安全了,事变天然就顺遂了,福报天然就圆满了,而且还没有烦恼、疾苦,这是一种要领。假如大白了这个原理,谁城市喜好这个要领,谁城市希求这个要领。
什么也不能有,什么都不能做,这叫放弃,不叫放下。放下与放弃完满是两种心态, 放下不是放弃, 放弃不是放下。放下是一种觉悟, 放弃是一种躲避, 以是不关键怕有出离心。我这样讲,有的人听大白了:“原本出离心是这么回事,有出离心太好了!”出离心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心的逾越。
此刻的社会固然物质发家了, 可是精力却落伍了。 这样,物质的成长就酿成了精力的压力。如果你的心逾越了,就不
会受外境的影响,面临物质就不会有压力。我们常常讲,心不能随境转,应该是境随心转。你的心逾越了,不为外境所
动,境就动了,这叫涅槃,你就脱节了;如果你的心没有逾越,心随着外境动了,这叫心随境转,就是循环。此岸也好,彼岸也好,循环也好,涅槃也好,就是一个转念。念一转就是彼岸,念不转就是此岸。此岸就是循环,循环是疾苦的;念一转就是涅槃,涅槃是快乐的。
一说菩提心和利他心,许多人又都误解了:“啊?不能为本身啊?”尤其是许多年青人都这样以为: “我不为本身,谁为我呀?我倒霉益本身,谁好处我呀?”放下利欲熏心,鞠躬尽瘁为众生、为他人,这才是真正的好处本身。有伶俐
的工钱本身的时辰就去为他人,没有伶俐的工钱本身的时辰直接自私地为本身,给本身带来的却是烦恼和疾苦,这样你
的福德与伶俐是不会到达圆满的。你去为他人,这种利他心的力气很是不行思议,你真有一颗利他心,真有一颗奉献的
心,才气打动统统人、事、物。
统统都被你打动了,都来酬劳你了,你的福德天然就圆满了。你发出了一颗真正纯善的利他心,万事万物给你回应的也一样, 也是柔美的。 日本的江本胜博士通过研究水证明,有什么样的感,就有什么样的应,以是不要太利欲熏心了。
利欲熏心是统统疾苦的来历,是统统烦恼的基础!无论是在单元,照旧在家里,如果存有一颗利他心,就会有所差异。
佛讲的是我们的糊口和人生。但愿我们不要把佛看成神, 把佛法看成神话。 我有一本书, 名字叫 《佛法是种活法》 ,讲的是最正确、最美满的糊口方法,但我们此刻不会糊口。佛讲众生的所思所想与所作所为都是南辕北辙的:我们想获得的是幸福和快乐,可是所做的统统却不是幸福和快乐的因,而是烦恼和疾苦的因,以是获得的只能是烦恼和疾苦。此刻释教给我们一个正确的糊口要领,你以这种要领去糊口,才气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你才气如愿以偿。
你对家人、对孩子应该鞠躬尽瘁、推心置腹,发利他心,内里不掺杂利欲熏心。但我们在家里都是这种环境:“我对家人、对孩子是无私地奉献和支付,可是他们不领略我,还恩将仇报。”内心有许多抱怨,感受很冤枉,这就声名你对他们不是真心的,你的利他心是不纯正的,还掺杂着利欲熏心。由于你对家人、孩子是有要求的,是求回报的——这是自私;达不到本身的要求时,没有获得如是的回报时,内心就烦恼了。于是佛讲要废除我执,要放下“我”。
你为什么对他们这么好?为什么这样为他们支付?就由于是“我的家人,我的孩子”,是由“我”来发动的,由于有“我”。把“我”去掉,没有这个“我”,你不行能这样为他们支付。此刻要废除“我”,要放下“我”。“那我是不是不能为他们,不能好处他们了?”不是。你此刻就发菩提心:“这都是众生,是与我最有缘分的众生,是最必要我的众生。”在家里以这样一个发心去好处和辅佐众生,这叫菩提心。这样才气了缘了债,才气作用这些众生,这些众生也能对你都无比戴德,这样才气了这个缘,还这个债。
不是冤家不聚头,你与家人都是冤家,都是借主,就要这样了缘了债,这样你的烦恼、疾苦就没有了。在单元也一样,不要自私,不要为了那么点人为或好处去上班,要发利他心。但我们此刻事变完满是为了这份人为,为了这么点好处。人为高了就兴奋,人为低了就气愤;发人为了就开心,不发人为了就悲痛。 这就是自私。 我们基础不消想这点人为,云端佛学,
如果你发心:“这是好处众生的一个平台,是辅佐别人的一个渠道。”你操作这个平台和渠道为有缘众生奉献、支付,
这也是了缘了债,人为天然而然就有了。
我常常讲:火点上了,灰天然就有。学佛人起主要信托因果,因果是不虚的,你有支付就必然有回报,你不消求,也不消为这些去全力格斗。佛法里讲: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畏惧果报,想的是功效;菩萨和修行人畏因,注重的是因,因改变了,果天然就改变了。我们常常讲怨恨,怨恨就是要忏除恶业。奈何才气忏除恶业呢?就是要发善心,提起正念,这样才气破损恶的力气,这叫对治。不消太在意功效,如是因,如是果,自作自受,因果是天然纪律。
但此刻一讲因果,各人都不爱听:“因果太贫困了,这个不应承,谁人也不应承,太难了。”着实不难。我们之以是认为难,是由于我们没有在这个轨道上,已经偏了、邪了。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