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有名的公案,只为了回答学人,说一句“不落因果”,为什么会堕入五百世的狐身呢?百丈禅师转说一句“不昧因果”为什么又能脱去他五百世的狐身之苦?其间一字之差,实有天壤之别。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也无?”答曰:“不落因果。”此即指有修行的人不受因果报应,这种随便胡乱的指点,实在是害人不浅!因为没有任何一种事物可以脱离因果法则。如龙树菩萨曾在《中论》中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百丈禅师的“不昧因果”,实乃至理名言,因为任何修行悟道的人,都要“不昧因果”。此处的“不昧”,就是拾金不昧的那个“不昧”,指不蒙蔽、能明了的意思。也就是说,大修行的人,是明了因果的。故无门禅师曾有颂云:“不落不昧,两采一赛;不昧不落,千错万错!”
在《心经》里面,观世音菩萨也以“色”与“空”为例,为大家开示了应如何正确地理解“空”的含义。那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难以理解,同时也是容易被误解的一句话。我们用白话来解释:“色,指的是物质。物质的体性是不异于空性的,空性也不异于物质,就物质的自性而言是空的,而在自性空的同时却又显现出物质来。”
我这样说,大家是不是觉得蒙蒙的,不知所云?那就让我们对这句话继续加以解释:色不异空,就是说色法与空性并非难以融合,它们是一体不二的。空不异色,是指色空双运,也就是说空性与缘起的相应。色即是空,就是指万法本空,籍以破除“有边常见”,也就是误认为万法实有的邪见。空即是色,是指空性是缘生的,籍以破除“无边断见”,也就是误认为万法不存在的邪见。用这四法去证悟空性,便能超越世间的一切戏论。
解释完了,大家是否能够了解?我看后面有几位同学,那紧锁的眉头还是没有展开。没关系,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您或许能够轻松一些。
从前有个做官的人叫乐(yuè)广。他有位好朋友,一有空就要到他家里来聊天儿。有一段时间,他的朋友一直没有露面。乐广十分惦念,就登门拜望。只见朋友半坐半躺地倚在床上,脸色蜡黄。乐广这才知道朋友生了重病,就问他的病是怎么得的。朋友支支吾吾不肯说。经过再三追问,朋友才说:“那天在您家喝酒,看见酒杯里有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当时恶心极了,想不喝吧,您又再三劝饮,出于礼貌,不好拒绝乐广的好意,只好十分不情愿的饮下了酒。从此以后,心里就总是觉得肚子里有条小蛇在乱窜,想要呕吐,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去。到现在病了快半个月了。”乐广心生疑惑,酒杯里怎么会有小蛇呢?但他的朋友又分明看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回到家中,他在殿内里踱(duó)步,分析原因。他看见墙上桂着一张青漆红纹的雕弓,灵机一动:是不是这张雕弓在捣鬼?于是,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移动了几个位置,终于看见那张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随着酒液的晃动,真象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为了解除朋友的疑惑,乐广马上用轿子把朋友接到家中。请他仍旧坐在上次的位置上,仍旧用上次的酒杯为他斟了满满一杯酒,问道:“您再看看酒杯中有什么东西?”那个朋友低头一看,立刻惊叫起来:“蛇!蛇!又是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 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壁上的雕弓说:“您抬头看看,那是什么?”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恍然大悟,顿时觉得浑身轻松,心病也全消了。
这一则“杯弓蛇影”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有的人说了:“根据这个故事,让我了解到任何的病痛都是吃饭吃出来的,喝酒喝出来的。”有的人又说了:“根据这个故事,让我了解到什么都是浮云,没必要疑神疑鬼,”您要是这么想也对,但若是用佛法来对治一下,用心经来考量一下:这个酒杯里的的小蛇,到底是有的呢还是空的呢?若是有的,那其实是墙上弯弓的倒影;若是无的,怎么喝到肚子里会痛呢?大家说是空的还是有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嘛!知道了吧?我们凡夫所见的一切,都是杯弓蛇影。
由凡夫到圣人的位阶转向,是发生在行者深住于心一境性时。在止心于一境的状态下去禅观此经,也就是说通过修习止观的力量来理解空性,可以使我们最终获得究竟清明的智慧。我们知道,《心经》其实就是获得了观照自在的观世音菩萨与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两人之间的一场精彩对话,从中也让我们了解到观照与智慧之间的作用。在《心经》的篇头,即向我们阐述了观世音菩萨在深观“智慧到彼岸”时,照见了五蕴皆空。经文如是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此处,能观者是观自在菩萨;甚深般若,是所观之法;照见五蕴皆空,为观修之方;度一切苦厄,为观修实效。由此得知,“观照般若”便是本经的宗趣。通过对《心经》的学习、内省和思维,透过止观的熏习,能使我们凡夫更加了解空性。
那么,学习《心经》的目的,换言之,通过“观照般若”而证悟第一义谛“空”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如刚才所说,在观世音菩萨一连串的否定语句中,已为我们破除了凡夫着色、二乘着空以及权乘菩萨着空假二边的妄相,故云破三妄。下文中,“心无挂碍”即除业障;“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即除报障;“远离颠倒梦想”即除烦恼障;故云除三障。“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云究竟成佛。据此,则《心经》确以破妄,除障,究竟成佛为妙用。
到目前为止,《心经》是空的解释。接下来,又以咒语继续说明空性。透过般若波罗蜜多咒,行者可以完全去除邪见、由邪见所引生的烦恼以及由烦恼所生的苦,在解救轮回的基础上证得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被称为“能破烦恼,神妙难测”的大神咒、“能破无明,照灭痴闇”的大明咒、“令因行满,至理无加”的无上咒、“令果德圆,妙觉无等”的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那么,最后的咒文“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依照惯例也就不解释了。大家但当诵持,自获利益。
到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心经》是一部由观世音菩萨对舍利弗所说的,以第一义谛空为体,以观照为宗,以破妄除障为用,众生依此修习最终能成就佛果的大乘经典。 (责任编辑:admin) |